“做完胃癌手术,吃不下饭、反酸烧心太折磨人了!”这曾是许多胃癌术后患者难以避免的痛苦。过去,近端胃癌手术往往需要切除大部分胃体,虽根治了肿瘤,却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如今,这一困局正在被新技术打破,近端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双通道吻合术”既能彻底切除肿瘤,又能更好地保留消化功能,改善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那么,是否所有近端胃癌的患者都适合采用这种手术方式呢?9月25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狄茂军,为大家答疑解惑。
十堰广电|2025-09-25 19:37:32|817阅读
急性大咯血来势汹汹,几分钟内可能致命,传统治疗却常面临“止不住、扛不住”的两难困境。随着医学的发展,一项堪称“精准救命之法”的微创技术——肺血管介入手术,则能快速、精准地堵住出血点,为患者抢回生机。那么,肺血管介入手术为什么会被称之为“精准救命之法”?9月24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岩,为大家答疑解惑。
十堰广电|2025-09-24 18:48:45|1779阅读
夏秋之交,山野依然绿意盎然,可这生机背后,也藏着我们容易忽略的危险。今晚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场持续十六天的生命救援——六十岁的张大叔在上山时遭遇马蜂群袭击,全身被蜇了五十多处,光头部就有三十二处伤口。蜂毒迅速蔓延,他很快多器官衰竭,生命垂危。但在绝境之中,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团队没有放弃,用坚持和专业,为这个家庭点亮了希望的灯。
十堰广电|2025-09-24 18:46:06|930阅读
九月的教室,举手的犹豫、值日的退缩、面对任务的彷徨,藏着孩子们对“自我”的探索与困惑。你家孩子是否还在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纠结?想竞选班委却怕“做不好”、遇到问题只会等安排、觉得“自己没特长帮不上班级”……别担心,FM920十堰旅游生活广播、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并机直播的《心灵导航》开学季特别节目第四期,特邀市柳林小学党总支书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芳,把“自我认知”拆解成了孩子能懂、家长能用的“成长指南”。
十堰广电|2025-09-23 20:55:59|1648阅读
你是否想过,身体里同时出现十余处癌灶,却依然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精准“排雷”,最大程度保留功能、减轻痛苦?近日,十堰市太和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多原发肠癌手术,为患者带来了根治与康复并重的治疗新选择。那么,微创手术是如何帮助患者摆脱十余处结直肠癌灶威胁?9月22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孙敏,为大家答疑解惑。
十堰广电|2025-09-22 21:02:18|2638阅读
近日,十堰市太和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成功为一名心动过缓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左束支区域起搏”手术。该技术通过更符合人体生理的起搏方式,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显著改善心功能,实现了从“保命”到“强心”的跨越。那么,“左束支区域起搏技术”究竟有何神奇之处?9月19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太和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治医师赵祺,为大家答疑解惑。
十堰广电|2025-09-19 22:19:07|4826阅读
提及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脊柱问题,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需要“大动干戈”“长时间卧床”的手术,内心难免充满恐惧与抵触。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如今的脊柱手术已迈入“微创时代”。其中,一项被誉为“四两拨千斤”的脊柱微创技术——脊柱内镜手术,为众多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患者点亮了新的希望之光。那么,这项神奇的脊柱内镜手术究竟是如何以“四两”之力,拨动脊柱疾病这一“千斤”重担的呢?9月18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太和医院骨科三病区的副主任医师郭晓鹏,为大家答疑解惑。
十堰广电|2025-09-18 20:22:27|7903阅读
过去,一纸“晚期乳腺癌”的诊断书,往往意味着绝望与无助。然而,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如今的晚期乳腺癌治疗已迈入“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全新时代。这一治疗模式究竟有何特点?它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最大的突破在哪里?9月17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普外三科主任、主任医师王耕,为大家答疑解惑。
十堰广电|2025-09-17 19:04:49|558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