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树种稀有珍贵或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重大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见证了岁月的流逝、时光的变迁,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积淀出厚重的历史、神奇的传说、奇特的树形,形成独特的自然历史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经济、生态等价值。
十堰市是“国家森林城市”,截至2021年底,全市林地保有量为2906.36万亩,森林面积达2611.27万亩,覆盖率为73.86%。地杰人灵,孕育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全市拥有古树6424株,其中一级449株,二级1455株,三级4520株。这些珍贵的物种基因和森林资源记载了十堰地区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沧海桑田。
“3·12植树节”前后,记者遴选之前拍摄的十堰各地古树名木,让市民在一睹它们风采的同时,使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房县化龙堰镇:千年古柏与庐陵王有关
房县化龙堰镇上湾村田畈中间有两棵古柏树,一粗一细,人称“鸳鸯树”。专家测定,这两棵树,一棵高16米,胸径1.05米;另一棵树高也是16米,胸径0.8米。两棵树的树龄均在1300年以上。
据传在公元684年,庐陵王李显被贬到房州(今房县),最初住在化龙堰。他和妃子、后来的韦皇后动手,在一口鸳鸯水井的两边种下一雌一雄两棵柏树苗。两棵树长大后,像大伞一样为百姓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喜欢在树下纳凉。
在百姓的精心呵护下,这两棵柏树越长越茂盛,被当地人称为“神仙树”“皇帝树”,许多有情人在树下喜结良缘。
张湾区:不遗余力保护700年银杏古树
在十堰城区贵州路37号鑫亚公司厂区内,有一棵树龄700年的银杏树,遮天蔽日、蔚为壮观。这棵古树高约30米、冠幅逾20米。树身上的一块铭牌显示,这棵古树为银杏,胸径1.7米、树龄700年,为一级保护级别。
十几年来,林业部门、工厂领导、当地百姓都对这棵树不遗余力地呵护。鑫亚公司党支部书记陈明国表示:“善待古树,就是传承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纵向来说,古树是一个活着的历史坐标;横向来说,古树是一个有生命的地标。既然这棵树坐落在我们厂区内,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把它保护好。”
房县化龙堰镇:校园巨石上长出12棵百年古树
房县化龙堰镇汪家河村桥上小学校园内,有不可思议的一幕:一块十几平方米的巨石上,长着12棵百年古树。
站在距离桥上小学约两公里的地方,就能看到校园上空密密麻麻的古树枝干。尽管树叶落尽,但黝黑粗壮的枝干仍然雄伟苍劲,让人心生向往。走进校园内,只见这些古树全部长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锥形巨石上。为了保护这些古树,巨石底部设置围墙、铁门,进入铁门后可通过台阶一直走到巨石顶部。
守树人郭友成介绍:“林业部门普查,这12棵古树分别是榔榆树、黄楝(liàn)树,其中最大的一棵榔榆树树龄达780年,其他的古树树龄也超过百年……”
丹江口官山镇:古寺遗址前,“夫妻银杏树”相依偎
距离209国道仅4公里的丹江口市官山镇松树沟深山里,藏着武当山地区唯一遗存“三教合一”证物的石佛寺。寺前一块占地近千平方米的平地上,一雄一雌两棵高耸入云、遮天蔽日的银杏树,相依相偎,不离不弃。
古树铭牌显示,这两棵银杏树的树龄均在500年以上,被当地村民称为“夫妻银杏树”。常在这一带爬山的“驴友”形容这两棵银杏树:春天,吐露新绿;夏季,翠叶满枝;秋天,一树金灿,满树尽带黄金甲;冬时,虬枝在风雪中傲然屹立。
竹山官渡镇:红豆古树寄托世人300年美好愿望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朝诗人王维赏花时的神来之笔。在竹山官渡镇蒲溪村,有一棵树龄326年、饱经沧桑的红豆树。因其独特的寓意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世世代代慕名前来的人络绎不绝。
从2004年挂在树身上的铭牌看到,这棵红豆树当时树龄310年,至今已328年。之前测量显示,这棵古树胸径1.1米、高24米、覆盖面积280平方米。根据年代推算,这棵红豆树种于1694年,即清康熙三十三年。
“每月初一、十五,来这里参观的人很多。”树下房屋的主人、当地村民卢传友说,除了本地人,还有很多游客从河南、陕西、四川而来,其中不乏青年情侣、新婚夫妇在树下以红豆为证,互盟誓约。
竹山柳林乡:千年梭罗树见证秦巴古盐道的荣衰
在我市,以山脉、河流命名的地名司空见惯,而以树命名的地名很罕见。在竹山柳林乡墨池村,有一个叫“梭罗树”的地方,就是因当地有一棵千年梭罗树而得名。
这棵梭罗树紧挨地面的部分,直径超过3米,6个人都不能完全合抱。距地面50厘米以上的树干已经中空,里面摆放着抽屉等杂物。记者与两名同事进入树洞,发现里面还能容纳3人,足见其面积之大。
墨池村南北走向以前是竹山、房县通往重庆巫溪的交通要道,东西走向以前是神农架大九湖通往竹溪、陕西的重要通道。这棵梭罗树下的道路,是湖北通向大宁盐厂的唯一旱路。现代商业兴起以前,这条路上挑盐人络绎不绝,他们习惯性地把这棵参天大树当成地名。
丹江口六里坪镇:600年青檀藏身地下天井
丹江口六里坪镇316国道边的一排民居后面,一棵绿意盎然的青檀树,藏身在一处天井里,百姓世代守护着它。记者走访了解到,这棵古树所在位置是距今600多年历史的明代五龙行宫遗址。青檀古树原本与周边地面平齐,后来逐渐被渣土包围。村民杨善华分别于2012年、2016年,出资请人修建了这座保护古树的天井。
“这棵树是我生命的见证者,树下有当地人的很多美好回忆……”生于1972年的杨善华回忆,每到夏天,村民们都爱在这棵树下休息纳凉。小时候,他经常和小伙伴们到村子的果树林偷摘果子,然后在古树下分享、玩耍,是难忘的回忆。
后来,他外出打工,2012年回到老家,只见古树四周的土堆得3米高,便召集工人,为古树腾出面积,修建1米高的天井。2016年,他发现天井高度不够,时常有垃圾掉入里面,于是把天井加高到3.5米,并进行完善。
竹溪向坝乡:300年“兄弟古树”隐藏校园
竹溪向坝乡中学内,两棵树龄分别为350年、320年的古栎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古树的掩映下,校内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它们陪着师生走过春夏秋冬,见证着一代代学子走向更高的学府。现在,它们也被师生们小心地呵护。
竹溪泉溪镇:“一树养十子”四科五属集一身
四科五属集一身,一树附生10种植物。竹溪泉溪镇有一棵特别的古树,因呈现出“怀抱十子”奇观,体现崇高的博爱精神,被人们称为“中华慈母树”。
根据树侧矗立的碑刻得知,该树为胡桃科枫杨,树龄150年,地径1.5米,高20米,冠幅450平方米以上,枝繁叶茂。其枝干上不仅附生有石韦、苔草、苔藓等植物外,还寄生着灯台树、李、苦糖果、金叶忍冬、蒙桑、异叶榕、扶芳藤等四科五属10多株木本植物。
这些寄生的树,基部与枫杨树干融为一体,恰似枫杨古树的分枝,呈现出“一树养十子”奇观。
丹江口盐池河镇:3000年“银杏王”矗立东神道
丹江口市盐池河镇武当口村位于武当山东侧,自古就是香客前往武当山的重要通道,被誉为“武当后花园”。位于该村西坡的千年古银杏树群中,最古老的一棵树龄近3000年,是游客们的网红打卡地。这也是十堰目前最古老的银杏树。
初冬时节,挺拔伟岸、虬枝苍劲的千年银杏,在冬日照耀下满树金黄,美不胜收。村落掩映在千年银杏之中,村庄小道上铺满黄叶,仿佛梦幻中的童话世界。一波又一波的游人接踵走进这里,在银杏树下观景拍照。(十堰晚报 文/记者 韩玉砚 吕鑫 图/记者 韩玉砚)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