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谋划实施40条支沟治理和雨污分流改造项目

时间:2022-05-30 18:06 来源:秦楚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提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是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十堰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确定,到2025年,十堰市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5%以上,县城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45%以上,分别比省定目标高出5个百分点。

为实现这一目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当前推进情况如何?下一步怎么推进落实?

在5月30日召开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闻发布会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义表示,目前已指导县市区谋划2025年前实施的污水收集与处理项目38项,正在实施的有13个,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十堰城镇污水收集率、处理率。

十堰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是十堰的政治责任,也是使命担当。当前,全市300多万人民自觉履行起“守井人”的职责,采取截污、控污、清污、减污、治污等多举措,保障全域流域水质达标。

十堰实际是先建厂后建市、先生产后生活、先建设后规划。在“十三五”前,十堰的污水管网建设规划多为合流制。2014年12月,中线工程通水在即,为不让污水入河,十堰在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的同时,对部分支沟采取沟口截流的办法,实现污水应收尽收。

“以问题、目标、效果为导向,抓根本、保长远,修编《十堰市城市排水规划》,明确实施雨污分流制目标,对管网进行全面普查,找准污水收集管网存在的雨污不分、错接、漏接、混接的问题,列出清单,逐项改造。”据介绍,十堰正深入推进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按照《丹江口库区级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提升中心城区和县城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和处理率。

“实施系统治理,不断提升污水收集设施处理能力和运维水平。”据了解,十堰城区有神定河、泗河、犟河直接流入汉江的三条河流,经过多年的努力,三个流域共建有污水设计处理能力为49万吨/日的设施。为确保流域水质稳定达标。十堰采取系统治理,形成了排水户的管控、污水收集管网的维护、污水处理厂的达标达产运行以及国控断面的水质检测等环节的全链条保水质措施。目前,城区新建的5万吨/日神定河龙洞沟污水处理厂将于6月5日正式运行,进一步提高了神定河流域污水处理能力。与此同时,推进实施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厂网一体化”特许经营,将实现“投融建管运”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十堰城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运维水平。

“实施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更新、改造。”据悉,针对目前存在的管网部分雨污混流、沟口截流等现实问题,十堰正在谋划实施40条支沟治理和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目前,茅箭区正在实施柳林沟、何家沟、木材沟、杨家沟4个支沟综合治理项目;张湾区正在实施岩洞沟、吕家沟片区管网工程、马家沟片区排水工程3个项目;房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已全面启动,竹山县长江大保护水环境治理项目进入了招标阶段,竹溪县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和管网改造项目(二期)已完成主支管网建设20公里,郧西县老城区管网改造已完成改造任务10公里,丹江口市沿汉江污水治理项目已完成北部片区、徐家沟、张家沟片区管网铺设8.8公里。市县区两级城镇生活污水管网更新改造工作正在全面有序推进。

沈义告诉记者,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认真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以片区为单位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实现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化、完整性,不断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质效。(秦楚网 记者 朱江 特约记者 叶相成)

编辑:李晓静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