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好的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是核心竞争力,十堰作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始终致力于构建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十堰广播电视台开设专栏《局长说政策》,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市场主体、广大民众关心的政策进行解读。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李强 通讯员 韩唐友)今天的《局长说政策》,邀请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解读夯实基层应急基础、服务企业健康安全发展等相关政策。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余绍朝介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应急管理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监管与服务并举,持续实现安全生产“一无两降”、自然灾害“零亡人”、森林火灾“零发生”,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筑牢应急安全保障。
一是夯实基层基础。对标《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按照市委关于构建山区大城市应急“四化”体系的部署要求,全覆盖建设乡镇(街道)应急消防“六有十个一”工作模式,探索实现安(专)委会规范化运行,自主研发“十堰智慧应急平台”,全域组建应急风险隐患管控中心,一体推进应急执法信息化规范化,积极助推应急车辆装备产业发展。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十堰方案”多次在全国全省分享交流,强力支撑十堰在全省安全生产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
二是坚持服务优先。把服务企业健康安全发展,贯穿在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始终。全市应急系统全面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优服务保安全”活动,400多名应急干部一人包联一家企业,通过指导企业开展一次安全评估、一次风险研判、一次隐患整治、一次应急演练、一次达标创建等“十个一”任务,推动安全防范和应急服务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确保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隐患排查整改、应急能力建设、安全文化培植在企业和基层落实落地,政企共建加快构建高标准安全体系,实现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截至目前,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52件,消除事故隐患1200多条,争取上级资金120万,奖补安责险投保企业100余家。积极推行群众办事“一次不跑”。今年以来,竹溪、竹山、房县、丹江口、郧西等地66家企业群众“一次不跑”办成事。针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孕妇、带婴儿人士、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开展“帮代办”服务,已帮办代办事项46件(次)。
三是规范行政执法。坚持以人为本和执法为民,转变执法理念,进一步教育引导一线应急执法人员转变重处罚轻服务、重处罚轻教育的传统思想;坚持执法前培训教育、执法中刚柔并济,执法后指导服务,精准把握柔性执法的“度”,规范自由裁量,实现执法、普法和服务相统一;坚持落实包容审慎执法,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湖北省安全生产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清单(修订)》等文件,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优先采取说服教育、行政指导等方式,给予免于处罚的宽宥处理,构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暖环境”。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