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南水”情 北京补齐水源区民生领域短板

时间:2024-12-12 13:51 来源:北京时间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北京台记者 吕梓源 韩鹏健 十堰台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年来,百亿立方米南水奔流北上,润泽京华大地,与此同时,北京累计安排55亿元对口协作资金,实施千余个项目,为水源区补齐民生短板。

记者在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看到,这里的3台发电机组在今年冬天首次全部运行,12月初为十堰市区进行集中供暖。

十堰为北京送来了“南水”,北京为十堰送来了“冬暖”。京能十堰热电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配套项目、北京市对口协作的重大民生和绿色生态项目,年发电量可达52.5亿度,年总供热面积约3000万平米,让位于山区的十堰市成为了中国唯一全域集中供暖的南方城市。

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纪委副书记关博识介绍,电厂的建设替代了原来两个小型发电厂和87台工业锅炉,实现了十堰市的“一张网”供暖。

在十堰市的茅箭区人民医院新院区,不少患者在排队就诊。10年来,北京医学专家团多次赴茅箭指导新业务,让水源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首都专家的高端医疗服务。

患者贺女士说,医院增加了许多新设备,以往产检做唐筛需要去其他医院,现在在这里就可以做了。

援建期间,北京医学专家每次来到茅箭区人民医院坐诊,门诊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还有专家一到医院就走进手术室,为年轻医生开展现场示教培训。

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院长王新辉表示,通过帮扶以后,医院对疑难杂症以及危重病抢救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京宛共建合作项目——邓州市北京路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该校于2017年开工建设,北京市不仅提供了3000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持,还组织了教育专家和教师团队到北京路学校讲学,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同时,北京路学校也先后多次派管理团队和各学科教师到北京学校跟岗实习。

十年来,100多所中小学“手拉手”,40余家医院结对合作,水源区教师、医生到北京参加短训、跟岗学习锻炼,累计安排对口协作资金55亿元,支持实施协作项目1232个。

编辑:姜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