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辉 通讯员 周俊 曹毓)进入主汛期,城市内涝防治进入关键阶段。近日,记者从十堰市城管执法委获悉,十堰市中心城区易涝点治理项目(一期)正全力推进,覆盖16处易积水区域的管网改造计划在10月底前完工。
7月2日下午,在福建路与人民中路交叉口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操作机械对356米基坑进行地下管线探测与开挖工作。
施工现场负责人李相君介绍,基坑开挖目前已经完成了50米,雨水管道的安装包封已经完成了44米,整个地下施工将全封闭施工,小型机具配合人工开挖探坑,先摸排地下管线走向和埋深情况,确保地下管线在安全的情况下,再挖掘。
据悉,此处原排水系统采用DN400主管+DN150支管的侧排水模式,暴雨时易超负荷积水。改造后将全线升级为DN600管道,过水能力将翻倍提升。
李相君介绍,施工6月30日开始,计划25天左右完成整个地下管线和地上道路的施工。
在六堰黄石路路口施工现场,记者看到,25米长的DN600钢带螺旋波纹管已安装完成,施工人员正进行雨水井井壁混凝土浇筑作业,计划7月底前完成新老管道接驳。
施工现场负责人王伟介绍,黄石路口雨水管网改造将原老、塌、旧的雨水管沟拆除,新管道与原有的钢筋混凝土管对接,对接后将黄石路雨水接入汉江路防洪沟,彻底解决黄石路与汉江路交叉口道路积水问题。
市政工程管理处技术科技术科何辽介绍,十堰中心城区为浅山丘陵地貌,存在道路纵坡大、汇水面积大等天然因素。这16处易涝易积水点位是该处在防汛排涝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部位,由于雨水管网老化加之城市建设、施工破坏导致部分路段的管网破损、坍塌,也加剧了城市道路积水问题。
为有效应对汛期暴雨、持续降雨等极端天气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市城管执法委积极推进《十堰市中心城区易涝点治理项目》并于2024年成功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计划,项目主要对中心城区16处易涝点实施改造工程,施工从2024年底开始进行。
何辽介绍,中心城区易涝点治理项目是城管执法委市政工程管理处全力推进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旨在解决暴雨、持续降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城市的内涝问题,项目重点解决易涝易积水点位16个,分布在张湾、茅箭和经开区;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含新建排水管网、排水箱涵和增设雨水泵站,目前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已有6处点位完成施工。
记者了解到,项目采用分时段动态施工组织方案,通过科学调度避开交通早晚高峰时段,在平峰期采用多作业面平行施工模式,最小化施工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何辽介绍,项目建成之后,中心城区的防汛排涝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更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项目主体计划在10月底前完工。
同时,市政工程管理处提醒广大市民,除福建路与黄石路外,7月至10月部分路段也将进行施工,施工期间对部分道路进行封闭。
附件:未施工点位基本情况
1.公园路:工程位于车城西路至东汽一中桥,需占用半幅车行道2个车道,计划工期7月至10月。
2.邮电街:工程起于人民路,止于河北路,需占用半幅车行道,计划工期8月至9月初。
3.江苏路:工程起于人民路,止于北京路,需占用半幅车行道1个车道,计划工期7月至8月底。
4.黄石路与汉江路交叉口处:需占用半幅车行道,计划工期7月至8月下旬。
5.上海路段:起于上海路与北京路交叉口,止于吉祥小区路口现状过街横沟,需占用半幅车行道,计划7月至8月。
6.人民路盐业公司段:起于人民路盐业公司路口,止于现状排水涵洞位置,需占用半幅车行道2个车道,计划工期7月至8月。
7.福建路段:起于人民路匝道,止于万秀城后门车库口,需占用半幅车行道,计划工期7月至8月下旬。
8.海口路:白浪路铁路桥下新建排水泵站,需占用半幅车行道,计划工期7月至8月底。
9.文化广场、人民广场:需占用1米宽人行道,不占用车行道,计划工期8月。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