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新物种又有新发现!7月10日,长江云新闻记者从神农架国家公园获悉,由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组成的科考队在神农架发现一稀有昆虫,将其命名为“神农缺脉螳舞虻”,最新一期昆虫分类期刊《Entomotaxonomia》发布了这一成果。
据了解,科考队连续两年在神农架国家公园开展昆虫调查。在海拔1558米的神农顶区域,科考队使用马氏网,捕捉到这种隶属于缺脉螳舞虻属的昆虫。
舞虻,小型捕食性昆虫,其飞行动作独特,仿佛在空中起舞,因而得名。据科考队研究人员介绍,缺脉螳舞虻整个家族在全世界都非常稀少,目前全球已知仅5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一带。这次在神农架的发现,是该类群在中国的首次记录,科考队赋予了它一个带有“神农”印记的名字——“神农缺脉螳舞虻”。
研究人员介绍,“神农缺脉螳舞虻”体型非常小,仅2—3毫米,体黑色至暗褐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对具有金属般紫色光泽的复眼。它的前足暗黄色,腿节明显变粗,并且在腹面长有两排黑色的小齿,形状酷似螳螂用来捕捉猎物的前足。另外,雄虫的尾器显著地膨大。
这一新物种的发现,丰富了神农架国家公园的昆虫多样性,为研究昆虫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目前,科考队正在深入研究其捕捉式前足的功能和演化意义,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神秘的小昆虫能帮助科研工作者揭开更多生物演化的奥秘。
神农架国家公园是全球公认的14个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湖北省最新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评估试点成果表明,湖北新发现10个新物种,其中4个昆虫新种(中华细腰长朽木甲、奇特方瓢虫、凹缘花甲、神农污波纹蛾),均在神农架发现。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潇 黎波 通讯员 陈春保 刘晓艳 杜华)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