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问太和 | 变“废”为宝!自体牙移植让修复缺失牙齿有了新选择

时间:2025-08-07 18:58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随着大众口腔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口腔技术的进步,保留自身天然牙齿、维持良好的咀嚼功能和美观效果,正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目标。在修复缺失牙齿的多种方法中,自体牙移植术作为一种利用患者自身牙齿进行修复的技术,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那么,什么是自体牙移植?自体牙移植与传统的种植牙有何不同?8月7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夏凌云,为大家答疑解惑。

IMG_8284

家住十堰的李女士(化姓)就亲身受益于这项技术。此前她因吃饭时不小心咬到饭菜里的骨头渣子把下颌的一颗大牙咬劈了,不仅给日常进食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因牙痛影响工作、睡眠,这颗劈开了的牙齿预后差,需要拔除。幸运的是,检查发现她的同侧下颌有一颗埋在骨头里,不能正位萌出,且没有功能的智齿,跟这颗咬劈的牙的形态也比较相似。经过太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的全面评估,确认李女士符合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条件。医疗团队成功地将这颗原本“闲置”的下颌智齿,移植到了她需要拔除,且有功能需求的牙位上。术后李女士恢复良好,移植的牙齿稳固牢靠,不仅重新获得了咀嚼能力,更完美重建了对牙齿软硬的感知能力。“真没想到自己那颗没用的智齿,还能‘搬个家’变成一颗有用的牙齿,感觉特别自然!”李女士欣喜地分享道。

夏凌云介绍,自体牙移植是指将患者口腔内一颗健康无功能需求的牙齿(供牙),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取出,然后移植到同一个口腔内另一个需要修复的缺牙位置(受牙区)的过程。常见的供牙来源包括埋伏在牙龈或骨头里的牙齿(如智齿)、位置较正但无对合的智齿,这些牙齿被移植到需要拔除牙齿的部位或已经缺牙的牙槽窝内(无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手术预备好的窝洞),稳固后替代缺牙的功能。

夏凌云特别强调了自体牙移植与种植牙的根本区别。自体牙移植的核心是使用患者自身的天然牙齿作为“移植物”。而种植牙则是将金属(通常是钛合金)制成的人工牙根(称为种植体)植入到牙槽骨中,等待几个月让种植体与骨头紧密结合(即骨结合)后,再在其上安装人工制作的牙冠,最终形成一颗具有咀嚼功能的人工牙齿。

谈及自体牙移植的优点,夏凌云指出,最突出的优势是其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因为是患者自身组织,所以不会引起身体的排斥反应。其次,这项技术能“变废为宝”,巧妙地利用那些原本可能没有功能甚至需要拔除的牙齿(例如智齿),来修复其他位置的缺牙,不仅恢复了牙列的完整,还能有效维持受牙区牙槽骨的骨量,并有助于恢复正常的牙周组织结构和牙齿的本体感觉(即对咬合力大小和方向的精细感知)。再者,与种植牙修复或烤瓷固定桥等修复方式相比,自体牙移植的总体费用通常更低,更为经济实惠。治疗周期也相对较短,术后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能恢复基本的咀嚼功能(即可以正常咬东西),而单颗种植牙通常需要等待3-4个月的骨结合期后才能承受咀嚼力。

虽然自体牙移植优点显著,但夏凌云也特别提醒,这项技术并非适合所有人,有着严格的适应症要求。首先,受牙区必须存在因残根、残冠、外伤、折裂、畸形、肿瘤等原因无法保留而需要拔除的牙齿,或者已经有牙齿缺失。其次,作为供牙的牙齿本身必须健康且没有重要的咀嚼功能(如智齿),其牙根的发育程度需要达到 Moorrees 4 期以上(即牙根长度至少已经形成2/3以上),并且供牙的牙冠大小、牙根形态以及长度必须与受牙区预留的间隙和牙槽骨的骨量(包括高度和宽度)相匹配,确保能够完全容纳这颗移植牙。最后,患者自身的全身健康状况需良好,没有拔牙或手术的禁忌证,并且充分了解手术情况并同意接受移植。只有同时满足以上这三个关键条件,患者才适合进行自体牙移植术。

IMG_8280


编辑:思渺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