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2489条河流的“文明密码”

时间:2025-08-15 19:51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剑锋 赵慧 通讯员 连疆 庹海波)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将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融入城市文明底色,在全国率先开展“文明河流”建设。如今,在全民参与下,十堰境内2489条河流水清岸净、景美人和。

8月15日(3)

茅塔河是丹江口库区入库支流,确保茅塔河水质洁净、生态优良,事关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意义非常重大。近日,记者来到了茅塔河的茅塔乡段,探寻这条河的文明密码。

8月15日(4)

每周五,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都要开展“村村响院院到”生态文明宣讲。

茅箭区茅塔乡志愿者曹忠良一边给村民发放倡议书,一边说:“守水护水,老百姓都得担起这份责任,看到垃圾捡一下,污水不能朝河里排,保护河流湖泊是每位村民的责任和担当。”

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村民高庆荣说,河里干净了,环境卫生好了,走到哪里都清爽,老百姓都特别配合,大家一起努力把环境搞好。

8月15日

茅塔河全长43.3公里,是丹江口水库入库河流泗河的主要支流。为守护好这条河流,当地扎实开展文明河流建设“‘河’我一起”守水护水洁美家园行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其中。今年78岁的刘自道,年初主动加入了巡河队伍。他说,住在山上,靠山、靠水吃饭,水得干净,得好好保护,从三岔河到村部约1000米,不下雨的情况下每日两次在河里巡查。

截至目前,茅塔乡已成立了11支志愿巡河小队,共有队员130余人。通过“文明河流”建设,保水质已经成为村民自觉自愿行为。

8月15日(5)

小河清确保大河净。在开展“文明河流”建设中,茅塔乡还全面推广“生态脱氮沟”等环保技术,防止生产生活污水渗透入河。

茅箭区茅塔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刘馨怡介绍,探索出了“生态脱氮沟”的技术,在农田与河流之间修筑“生态滤芯”,最终有11条全长1168米的脱氮沟在茅塔河蜿蜒成型,搭配着生态浮岛等污水处理设施,茅塔河上游水质由Ⅲ类提升至Ⅱ类,氨氮等指标下降21%,达到了“净水入河”的治理目标。

犟河是进入汉江堵河的重要支流,在张湾区花果街道铸一社区,持续开展“清河道、清田园、清道路、清庭院、清边沟”行动,确保清水长流。

8月15日(6)

记者来到犟河花果段的铸一社区附近,只见这片河道郁郁葱葱,前方有几个穿红马夹的志愿者。今年70岁的杨洪吉,2019年就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为了更好地清理河道里的杂物,去年,他还摸索制作了六米长竹竿和铁筢子他说,每日巡河两趟,每趟最少3个小时,现在河道环境好了,在这里游玩得人也多了,很有成就感。

8月15日(7)

近些年,当地还采取补种绿植、建设污水处理厂、改造管网、搬迁企业等综合治理措施 ,使犟河水质恢复至Ⅱ类标准。

张湾区花果街道创文办杨娜介绍,在沿岸补植6000余株树木与亲水植物,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打造2.6公里亲水步道,串联8处休憩节点,形成“一河三带五节点”景观格局。

8月15日(8)

在文明河流建设中,张湾区花果街道还积极动员民间组织,开展文明观察、文明劝导志愿活动,成立了犟河护河志愿服务队等20余支志愿服务队。

犟河护河志愿服务队队长杨志金表示,要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志愿者队伍中来,保护好犟河,守护好水源。

杨娜介绍,开展文明宣讲、文化传承、惠民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让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交相辉映,不断凝聚全民护河的磅礴精神力量。

8月15日(9)

全民参与,守水护水。在文明河流建设中,十堰先后开展“村村响院院到”生态文明宣讲、“‘河’我一起”洁美家园、“我是河流‘啄木鸟’”文明观察等六大行动,截至目前,63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2314支志愿服务队伍,紧盯2489条河流,参与守水护水志愿服务达100万余人次。

最美守井人凌祖宏说,希望志愿服务薪火相传,组织更多的志愿者开展好巡河护水行动,共同缔造母亲河、幸福河、文明河。

8月15日(10)

京堰携手,共护文明河流,十堰“文明河流”建设也成为京堰两地最温暖的情感纽带,2023年12月,京堰两地联合成立京堰环保志愿联盟,12支北京公益组织先后开展“饮水思源 感恩十堰”文明河流宣讲活动100余场次,1.6万北京市民共赴“护水之约”。

北京市西城区广二社区居民刘金萍说,北京人特别有福气,如今喝的水,细细品其实是甜的。

寻源之旅京堰研学成员、演员侯京健表示,一定要为十堰人点赞,因为在这重大的工程中,十堰人付出了太多,默默耕耘了太多。

8月15日(11)

今年5月27日,中宣部发布城市文明建设15大优秀案例,十堰“文明河流”建设成功入选。以“人的文明”带动“河流文明”,以“河流文明”润泽“人的文明”,十堰文明河流志愿服务正化作对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庄严承诺。

十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主任吴芳表示,“文明河流”建设取得的成效,根本在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展望未来,十堰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奋发进取,久久为功,持续推进“文明河流”建设,以文明新风滋养碧波清流,让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共生共融。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