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夜话 | 蜇伤50余处,脏器多衰竭!这场救援惊心动魄,背后团队太牛了

时间:2025-09-24 18:46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锁定十堰广播电台,每晚七点,《太和夜话》与您不见不散,我是主持人张昊。

夏秋之交,山野依然绿意盎然,可这生机背后,也藏着我们容易忽略的危险。今晚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场持续十六天的生命救援——六十岁的张大叔在上山时遭遇马蜂群袭击,全身被蜇了五十多处,光头部就有三十二处伤口。蜂毒迅速蔓延,他很快多器官衰竭,生命垂危。但在绝境之中,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团队没有放弃,用坚持和专业,为这个家庭点亮了希望的灯。

时间回到8月13日早上。郧阳区的张大叔像平时一样上山干活,刚走到半山腰,树丛里突然飞出一大群马蜂,直扑向他。不过几分钟,他的头、脸、脖子和四肢就被蜇得又红又肿,剧痛钻心。蜂毒发作极快,他开始头晕、恶心、呼吸困难,最终眼前一黑,昏倒在路边。

家人发现后,火速把他送到乡镇卫生院,又紧急转往区医院。但一天过去了,张大叔的情况还在持续恶化。“病情太危险,得马上转上级医院!”第二天一早,郧阳区医院联系了太和医院ICU。重症医学科的皮玉琪医生一听,立刻随救护车出发。见到张大叔时,他已经意识模糊,全身肿得厉害,呼吸微弱,多个器官功能正在急剧衰竭。皮医生果断为他插管、辅助呼吸,一路严密监护,以最快速度将他转至太和医院——这是生命接力的第一站。

一进ICU,检查结果让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肺部严重受损、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休克、肝损伤、凝血功能障碍……蜂毒几乎让他全身器官都“停了摆”。“这是非常危重的蜂蜇伤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救活的希望非常小。”皮医生和团队如实告诉家属。但张大叔的家人紧紧握着医生的手,流着泪却语气坚定:“医生,求求你们,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放弃!”正是这句话,让所有医护人员更加坚定了救人的决心。

一场生命的拉锯战,就此打响。ICU团队快速制定“三步救治计划”:第一步,用高参数呼吸机帮助呼吸,药物维持循环稳定;第二步,通过血液净化、血浆置换和透析,清除蜂毒、代替肾脏工作;第三步,做胸腔引流和支气管灌洗,改善肺部情况。日夜不息,多学科专家反复会诊,紧盯指标调整方案;护理团队二十四小时轮班守护,每小时记录生命体征,清洗五十多处伤口,翻身、拍背、擦身,连喂水都精确到分钟。

坚守,终于换来转机。第八天,奇迹悄悄来了——8月21日,张大叔的呼吸平稳了,成功脱离呼吸机;8月23日,他在护士的呼唤中慢慢睁开了眼睛,手指也能微微颤动;8月26日,拔掉气管插管的那一刻,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出了:“谢谢……你们。”

十六天不离不弃,张大叔一天天好转。8月29日,他循环稳定、呼吸顺畅,肝功能和凝血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神志清楚,能正常交流,四肢也可以自主活动——终于达到了出院标准。为了后续康复,他被转回郧阳当地医院。离别时,家人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热泪盈眶:“要不是你们拼尽全力,我老伴可能就真的没了。”

节目最后,皮玉琪医生也提醒大家:夏秋季节是蜂类活跃的时候,大家上山干活、出游,尽量穿浅色衣服,不要喷香水,更不要靠近蜂巢。万一被蜇,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全身肿、心慌或者尿量减少,一定要立刻就医,千万不要拖——蜂毒发作非常快,早一分钟治疗,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从山间的惊心遭遇,到ICU十六天的昼夜守护,这不仅展现了太和医院高超的医术和多学科的紧密协作,更是一曲生命的赞歌,是一次关于爱和坚守的见证。感谢收听今天的《太和夜话》,明晚同一时间,我们继续聆听这座城市温暖的心跳。

(节目编辑:雷勇 龚艳琳  通讯员:李毓霞  播音:张昊)

编辑:思渺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