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英烈雷天明:热血铸丰碑

时间:2025-09-26 08:35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喻波 叶旭升 通讯员 杜达巍)在十堰市房县这片浸润着革命精神的红色土地上,曾有1800多位红军指战员与党的干部英勇献身。其中,雷天明烈士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了房县的解放事业。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雷天明纪念馆,追忆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x84AAAAASUVORK5CYII=

1916年4月,雷天明出生于房县城关镇莲花村一个大家庭。不幸的是,他4岁丧母,8岁时父亲在赴省开会途中遇害,从此成为孤儿。随后,在亲戚的帮助下,他坚持完成学业,于1936年考入湖北农业专科学校。在校期间,他结识了许多进步人士,并开始积极探寻救国道路。

雷天明纪念馆讲解员孙元元介绍,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雷天明和广大爱国青年学生一起,坚定走上共产党革命道路,1938年,雷天明放弃武汉学习的机会,回到房县开展宣传抗战的任务,他以组织合作社和教书为掩护进行抗日工作。

回到房县后,雷天明结识了进步青年余林,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两人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

aznWogkN896ifgKmAckt5Psf8HbcZsnvsfMfUAAAAASUVORK5CYII=

余林侄子余策星介绍,当时爱国热情高涨,姑姑余林不顾祖父的反对,在雷天明动员下,毅然走上街头参加抗日演出。

1942年4月,已担任鄂北地委民运部部长的余林,在安陆农村参与借粮工作时与雷天明不期而遇。同年10月,经军政部批准,雷天明与余林在鄂中军区政治部结为夫妻,然而两人因革命任务频繁分离,聚少离多。

余策星说,由于战况紧迫,急需对老弱妇孺进行转移,怀有二胎身孕的余林被雷天明送至江边,乘船前往南京,而雷天明随四军中原五师突围,两人自此永别。

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我军奉命突围。雷天明所在部队主攻房县,此后他在鄂西北军区担任房县县委书记、县长,领导游击战争。

8NYAXGC6MWMjMAAAAASUVORK5CYII= (1)

雷天明纪念馆讲解员孙元元介绍,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斗争环境十分恶劣,雷天明既要带兵打仗,又要深入群众做宣传发动工作,部队在山区作战,枪支弹药不足,粮食衣服奇缺,在这样的困难环境中,他仍然顽强坚持斗争。

当时县政府设在中坝乡周家坡一处农舍,敌人常来骚扰。为保存实力,部队决定向宜昌转移。雷天明却留下来坚持开展斗争,不幸在房县榛子树岭被捕。

孙元元介绍,房县国民党及土豪恶绅对雷天明恨之入骨,得知他被捕后立即将他押回房县处理,考虑到雷天明在群众中威信很高,不敢公开杀害,当走到榔口时,敌人发出信号准备灭口,雷天明抓住枪管和敌人展开最后的斗争,最终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31岁。

8BTNqv3WVym58AAAAASUVORK5CYII=

1947年,余林在邯郸生下次子,直到一年后,她才得知丈夫牺牲的噩耗。强忍悲痛,余林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继承雷天明未尽的革命理想。

余策星介绍,雷天明牺牲时,长女三岁,儿子刚刚在邯郸出生,余林为抚育孩子成长,终身未再婚

zfS6X3zZeMOdgAAAABJRU5ErkJggg==

为纪念雷天明烈士,房县于1987年建设“雷天明烈士纪念馆”,激励一代又一代房县人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