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汶 通讯员 卢春芳 潘珊珊)9月28日,十堰市东风40学校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分层开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题教育。
四年级的英雄评价卡制作、五年级的名著品读研讨、六年级的英雄故事传颂,形成了一套贯穿中高学段的沉浸式育人体系,让民族精神与英雄气概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四年级教室里,学生们正围着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料图片热烈讨论。本次活动中,学生们化身 “小小历史评论家”,为林则徐、邓稼先、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制作专属评价卡。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辩论等方式,深入挖掘英雄事迹背后的精神内核。“邓稼先爷爷隐姓埋名 28 年,用算盘计算原子弹数据,这种报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四(1)班学生李佳媛在评价卡上郑重写下感悟。
五年级以古典名著为切入点,开展 “名著中的共同体密码” 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经典文本研读中解码民族团结基因,搭建起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桥梁。学生们通过古典名著中的民族团结典故、《红楼梦》里的多元文化交融等经典文本,开展 “名著中的共同体密码” 探究活动。《西游记》作为学生最熟悉的名著,成为本次活动的 “热门探究对象”。在 “师徒四人的团结密码” 主题班会中,学生们通过分析唐僧的坚定信念、孙悟空的本领担当、猪八戒的乐观包容、沙和尚的踏实肯干,得出 “团队中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只有各展所长、互帮互助才能成功” 的结论。
六年级的活动则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活力。在 “读英雄故事 颂英雄精神” 主题读书会上,《红岩》中江姐的钢铁意志、《小兵张嘎》里少年英雄的机智勇敢,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接龙、精神辩论赛等形式被生动演绎。“嘎子从顽皮少年成长为革命小英雄的经历告诉我们,爱国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 六(2)班学生潘馨悦在分享时说。
语文教研组长欧美伶表示,此次系列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全过程。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 “语文 + 思政” 育人模式,通过红色经典诵读大赛、民族文化研学等活动,让英雄精神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滋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柯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