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国贸上新了!即将迎来……

时间:2025-10-02 21:12 来源:白龙岗纪事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宜昌国贸又上新了!广场路从单向驶入变为双向通行,地下空间从相互隔绝变为互连互通。9月30日,国贸大厦“南北楼地下融通”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完工。

坐落于东山之脚的国贸,是宜昌主城区名副其实的商业地标。自1996年开业以来,先后经历扩张、重构与转型,发展轨迹如一部鲜活的宜昌商业进化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宜昌商业日益繁荣,国贸创下年营收近30亿元、单店纳税过亿、首店品牌数量领跑省内地市州等多项佳绩,为宜昌商业迭代、消费升级和城市发展注入动力。

为何国贸能始终傲立潮头,形成备受关注的“国贸现象”?背后有主观能动的因素,更有时代赋予的红利。通过解析国贸样本,宜昌作为三线城市,如何拥抱一线商贸,或许会有新的答案。

首店云集 体验焕新

每年吸引2000万人次“逛宜昌”

9月27日,国际高性能鞋服品牌HOKA等5个新品牌登陆国贸,吸引众多潮流爱好者前来打卡,市民刘珊珊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始终充满活力。”她回忆道,“千禧年左右,国贸开了宜昌第一家肯德基,我和父母特意从当阳坐火车来体验。”如今,她已在国贸完成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喝喜茶、第一次用海蓝之谜、第一次吃达美乐披萨……

今年以来,国贸又成功引进萨洛蒙、索康妮、赛百味、小菜园等34个头部品牌,目前场内约70%的品牌为宜昌首店,赫莲娜、海蓝之谜等更是鄂西渝东的区域首店。“烘焙界的爱马仕”好利来宜昌首店开业当天,销售业绩甚至超过深圳首店,位居全国首位。

1

国贸的“新”,不止于品牌,更在于持续进化业态,逐渐成为“微度假目的地”“潮玩生活秀场”。

新业态带来更丰富的消费场景。上个周末,市民孙君在国贸给儿子办了一场生日会。孩子们在拓展馆尽情玩耍,妈妈们流连于各类首店,爸爸们试驾着刚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到点了再到大城小野轰趴馆共进美食……“一站式搞定‘吃喝游购娱’,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二次元爱好者小鱼也感叹:“几场动漫活动、几家‘谷子’店,把我牢牢‘拴’在了国贸。”

对经常往返襄阳的商务人士李先生而言,国贸最打动他的是“从专厅到客厅”的贴心服务。此前因工作繁忙无暇购物,莱克代尔男装专厅店长郑曼妮捕捉到其需求后,带着多套服装上门服务。最后,李先生一次性选购了4套服装。

“打造全智慧商场、年龄段友好商场后,国贸又创建了萌宠友好商场。现在,带宠物逛街的顾客越来越多。”国贸客服中心员工师琪表示,在开放温馨的氛围中,她们也努力拓展服务边界,代买潮玩、代订餐厅、代做旅游攻略、预定钻石卡车位……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如今,“国贸”二字早已超越其商场本身,而是一个商业品牌与文化符号。2024年,国贸年客流量近2000万人次,年营收近30亿元,纳税过亿元,客源范围也从宜昌扩大至荆州、荆门、恩施、神农架乃至重庆万州、湖南常德等地,市外客源占比从19%上升到29%。

洞察市场 错位发展

风雨29载勇立商贸潮头

9月26日,2025湖北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国贸集团排名较上年提升5位。在传统商贸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而立之年的国贸,为何能保持活力?

2

“过去,国贸借力宜昌‘省域副中心’定位,立足夷陵广场核心商圈,赢得了发展先机。”国贸集团董事长韩靖忠坦言,国贸从起步到快速扩张的发展初期,确实享有地利之便,“但现在,消费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成不变迟早被淘汰。”

当行业内传出消费降级的声音后,国贸坚定认为,这只是消费变革的表象,深层次是消费模式的颠覆。尤其是电商崛起,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传统商场客源减少。另一方面,大众生活品质的提高,催生了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更高追求。

应对变局,国贸把“首店经济”作为重要突破口。“很多品牌,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普遍倾向于一二线城市,即使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布局也仅开一家门店。一定要靠诚意和韧劲打动他们。”韩靖忠说。

靠着坚韧不拔的企业家精神,韩靖忠始终坚守招商一线:带着近百斤重的三峡石到上海,拜访国际名品公司负责人,向国际品牌宣传推荐宜昌,成为最早一批的“宜昌代言人”;连续十年接洽世界知名奢侈品牌HUGO BOSS,成为多位市场负责人眼中的“熟面孔”……

“国贸团队连续对接欧莱雅多年,欧莱雅充分认可宜昌和国贸的发展潜力,旗下品牌兰蔻三线城市首店花落国贸。”国贸总经理晓晓说,头部品牌、首店品牌已经成为国贸聚人气、稳业绩的“定海神针”。

除了首店云集,业态持续升级也为国贸带来了领先优势。

2010年后,面对市场竞争和商业模式的演变,国贸开启多业态布局,经过多次大规模的升级改造,大幅增加餐饮、娱乐、文化、儿童体验等新兴业态比重,持续聚人气、促消费。

3

晓晓说:“服装板块经济效益可观,但为了市民的体验感,仍要压缩传统卖场空间,增加新兴业态占比。”根据这一原则,国贸坚持推陈出新,即使舍弃赚钱板块也不足惜。

同时,国贸还不断优化服务体系:对厂商,推行货款“半月结”;对员工,持续完善福利待遇;对顾客,履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制”……“国贸现象”的根基越来越牢。

打破“盒子” 放大优势

助力宜昌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

当下,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宜昌商业发展仍显得不平衡不充分。

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满足消费需求,对国贸乃至宜昌众多商业综合体来说,都任重道远。

4

去年7月开业的武汉SKP,吸引42家华中独家、旗舰店、国内面积最大的品牌独栋门店汇聚于K大道,丰富了武汉的商业生态。

如果说传统商场是精心打造的“盒子艺术”,那么这种形态正在被打破。宜昌如何借鉴先进经验,打破“盒子”,用更具活力的商业赋能城市发展?

晓晓坦言:“对标一线城市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无论是商业体量、首店数量,还是业态的丰富程度,国贸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南北楼地下融通”项目一期工程竣工后,国贸中心城项目计划将于明年启动,明年也是国贸开业30周年。届时,广场路有望打造成类似“南京路”“楚河汉街”式的购物街区,宜昌商场也将推倒重建,再造一个“新国贸”,成为拥有更多新品牌、新场景的开放式、街区型购物中心。

在市级层面,今年3月启动的宜昌市核心商圈规划修订工作已将国贸中心城项目纳入统筹;4月出台的宜昌市促进商贸领域消费若干措施,全市安排300万元首店首发经济奖补资金……

宜昌市商务局商贸服务和消费促进科科长徐金凤表示,在政策、资金的双重引导下,进一步强化国贸等核心商圈的辐射带动能力,最大限度挖掘释放消费潜力,助力宜昌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黎韵文认为,宜昌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叠加三峡水运新通道等国家战略机遇,为商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她建议,争取更多首发、首新、首创资源落地,常态化举办潮玩快闪等活动,联动三峡旅游形成消费闭环。同时牵头组建“宜荆荆恩”消费联盟,打造更多离境退税商店等,以凸显消费枢纽地位。

“宜昌人均GDP居全省首位,地理区位优越,能有效承接武汉、重庆两座城市的消费外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秦尊文分析指出,武汉正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庆已经跻身全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列。宜昌应进一步放大优势、错位发展,依托国贸等商贸龙头,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乃至中部地区占据一席之地。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