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君龙 通讯员 方金柱)金秋九月开学季,师生健康防护成为社会焦点。近日,十堰市结核病定点医院——十堰市西苑医院感染科主任吴激波,围绕学校结核病筛查、症状识别、治疗管理及秋季传染病防控等热点问题,带来专业解读,为筑牢校园健康防线支招。
新生必查结核,为何无症状也要筛查?
“不少学生觉得身体好就不用查,这其实是误区。”吴激波强调,结核病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犯肺脏,学生因学习压力大、免疫系统未完全成熟、卡介苗保护效力有限,感染后易发病。加之校园人群密集,若存在传染源,易引发聚集性疫情。
根据国家《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 (2017 版)》要求,结核病检查已明确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早筛查能及时发现患者和感染者,是预防校园疫情的关键。”吴激波说。
三大筛查项目+皮试注意事项,这些细节要牢记
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可疑症状问诊,重点排查咳嗽咳痰≥2 周、咯血或血痰,以及低热、盗汗等症状;二是皮肤试验,包括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前者需注射PPD试剂后72小时观察硬结,后者通过静脉血检测;三是胸部X光片检查,可疑症状者或皮肤试验阳性者需进一步排查。
针对皮试后的护理,吴激波特别提醒:注射后需原地休息15-30分钟,避免抓挠注射部位、涂抹药物或护肤品,72小时内由医护人员判定结果。若出现水泡、发热等异常反应,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患病后如何治疗?休复学管理有明确标准
“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治愈结核病的关键。”吴激波介绍,病原学阳性、肺部病灶广泛或症状明显的学生需休学,到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经规范治疗完成全疗程、达到治愈标准后,凭定点医院开具的复学证明可返校。
他强调,肺结核患者坚持规律用药,治愈率超95%;若擅自停药或不完成疗程,易导致结核菌耐药,延长治疗周期且增加失败风险。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口鼻,避免随地吐痰。
校园发现病例别慌!消毒+筛查双管齐下
学校若发现肺结核病例,需第一时间告知疾控机构并报告疫情,配合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重点关注同班级、同宿舍师生。同时,对患者活动区域进行消毒:通风不良场所可用紫外线照射,患者衣物被褥可暴晒3-4小时,也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学生确诊后切勿隐瞒病情带病上课,否则可能因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承担法律责任。”吴激波提醒,规范治疗数周后患者传染性会显著下降,治愈后则无传染性。
秋季多病高发,这些防控要点需掌握
除结核病外,吴激波指出,秋季校园还需重点防控两类传染病:一是流感、支原体肺炎、水痘等呼吸道疾病;二是诺如病毒感染、秋季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此外还需防范蚊媒传播的基孔肯雅热、登革热。
防控措施方面,他建议学生及时接种疫苗、均衡饮食、加强锻炼,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的习惯;学校需确保教室、宿舍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饮水和食品安全管理。
中秋国庆出行,健康防护不松懈
针对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长假,吴激波提醒市民:出行时科学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防止过度疲劳降低免疫力。若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尤其是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者,需及时就医。
作为十堰市结核病定点医院,市西苑医院已开展防痨工作近60年。医院今年入选国家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试点单位,目前在城区的车城西路院区和黄龙本部均设有结核病门诊,可为患者提供免费药品发放、科普宣传和随访管理等服务,助力全市结核病防控工作。
编辑:林静娴